/



  共有5116人关注过本帖树形打印

主题:寂寞.夏.日倡导分餐制和母语问候计划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roffia
  1楼 个性首页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版主 贴子:102 积分:2 威望:0 精华:0 注册:11/6/2006 1:07:15 PM
寂寞.夏.日倡导分餐制和母语问候计划  发贴心情 Post By:1/21/2008 7:05:04 PM

  接近北京的独立摇滚乐队寂寞.夏.日的人最近可能都会小有收获,不是乐队已有的暗红色名片,而是同一基色的小宣传卡,所印的是由寂寞.夏.日主唱邓裴所提出的两个公众活动倡议:公勺公筷分餐制和母语问候计划。

  从内容看,这是两个在感情色彩上完全相反的提议,“公勺公筷分餐制”直接针对国人的就餐传统,提出应改变延续几千年的就餐习惯;“母语问候计划”则是对时下汉语界限日趋模糊的反馈,邓裴希望人们更多的使用母语相互致意,而不是缺乏国感的多语言混杂。

  不过探其根源,可以发现这两个提议所指向的都是依赖于习惯的个人惰性,所希望的则是对真正个人特性的细节扶正。此外,邓裴在较早前的“公勺公筷分餐制”提议结尾还提到了他个人对更大个体的预示。

  “我的主张就是你的主张,我们的主张就是现在的中国青年缺乏的、需要的”。也许这两个提议和独立音乐、和一支独立摇滚乐队都没有必然的联系,更可能的是它们因为应者寥寥而只会提留于提议。但是这份眼光和自信,都是声音创作者、聆听人所应该记取的。



珍视独立,远离摇滚。
支持(0中立(0反对(0单帖管理 | 引用 | 回复 回到顶部
美女呀,离线,留言给我吧!
lunacy
  2楼 个性首页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版主 贴子:51 积分:5 威望:0 精华:0 注册:5/28/2007 12:29:54 AM
  发贴心情 Post By:1/23/2008 1:42:47 AM

寂寞.夏.日主张之《母语问候计划》

    记得你第一次对朋友说"byebye"是什么时候? 说"hi"是什么时候? 用类似的外语问候对方是什么时候? 准备把这种问候方式一直继续下去吗!结婚生子传给下一代或者七老八十拄着拐相互问候老伙伴"hello啊老刘"?

    记得你第一次对朋友说"byebye"是什么时候? 说"hi"是什么时候? 用类似的外语问候对方是什么时候? 准备把这种问候方式一直继续下去吗!结婚生子传给下一代或者七老八十拄着拐相互问候老伙伴"hello啊老刘"?

    因为习惯让我们失去个性的年代早该叫它结束,因为习惯失去了连最基本问候语都非母语的年代早该结束。今天讲这个就是要警示自己要用自己的语言问候我的朋友,虽然我早已意识到了只是现在才有勇气写出来。

    外国人用中文说"你好"时是一种礼貌有亲近我们的成分,但他们相互招呼还是用自己的语言。我们对外国人也可以用他们的语言问候这也可算做一种有善方式,或者你英文滚瓜烂熟的干脆就是愿意保持语言环境的那是另一种境界,可如果我们就会三句半英语对自己三句半英语以外就听不懂的父母朋友都是"白白""哈喽"的就是国人素养和国感问题了,而且我越来越觉得这是最低级的。

    看到这儿你看不下去了或者有一堆理由什么习惯啊随意啊别这么较真之类的等着反驳那你还是别看了,这肯定不是写给你的,也不是没事做想拿个话题出来讨论,我只想说给愿意"努力较真儿"的人听。因为我想改变这没脑子的习惯,也希望有脑子的人和我一起改变这听起来不是什么大事儿的习惯,就是"请用母语问候你的家人和朋友"!要是觉得这是大事当然更好,那就叫"母语问候计划"也成。

    看生死离别电影看多了觉得"再见"很沉重的你可以改为"回见",觉得没有什么可以轻松代替hi的咱们还有"嘿"呢不是,no比不上"不"更坚定你的语气吧?我也真是觉得"对不起"远比sorry更能代表你的歉意。

    可乐你可以照喝那是解渴,肯得基麦当劳照吃那是解饿,谁让你工作繁忙没时间用中餐调理呢,反正现在连烟都抽回国产了说明我们用经验最起码是其中之一经验知道到了外烟过瘾第二天却不保你胸不闷嗓子不疼的道理,语言是咱们的文化需要国力推荐更需要意识提醒,所以我愿意当这个"挨骂"的人提醒你:"问候朋友亲人的国语咱们不能丢"。

    给自己定一个"母语问候计划"我们一起改变它如何?我希望听到的不是ok!是"好""可以""没问题"!

                                                                                 回见!

                                 

                                                                         ——邓裴(寂寞.夏.日)

寂寞.夏.日主张之《公勺公筷分餐制》

    我们延续中国文化和传统同时也延续着中国固有的僵化思维和生活方式。中国人的得过且过随遇而安导致即使遇到一些不合理的生活方式也不愿改变或者懒得改变。没有大事情、大事件改变不了中国,有了大事情、大事件过后也还是一如既往的生活。

    如果我说国人不重视卫生相信没人反对我。非典时期为避免疾病传播有些地方改用分餐制,方法比较繁琐:一个菜按人数多少分成若干份 ... 只限于被动应对灾难,根本算不上卫生意识(我相信意识永远出现在灾难之前),这不非典一过也就没人再提起了。

    不卫生的饮食习惯不能作为中国式的团结合家欢乐的象征存在,更不能作为文化现象和因为贫穷所以限制了条件的借口存在。如果说贫穷使中国落后更不如说意识使中国落后。没有条件改变另说,如果现在有条件你改不改?中国饮食世界文明,想必中国的饮食习惯也世界有名吧!

    我的一点建议简单可行:每次用餐时用公勺、公筷盛到自己碗里食用即可,而后尽可能养成习惯。在无伤大雅也不挑战和平的情况下什么亲情、人情这样的面子问题可以先搁一搁了,因为一种不合理的古老沿袭肯定不会对即将到来的中国文明有益。

                           

                                        

                                                                     —— 邓裴(寂寞.夏.日)


支持(0中立(0反对(0单帖管理 | 引用 | 回复 回到顶部

返回版面帖子列表

寂寞.夏.日倡导分餐制和母语问候计划







签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