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独立音地 Indie Music 独立音乐第一中文平台 论坛独立音乐泛论区『泛论独立音乐』 → 除了音乐,什么都可以谈——2006年昆明新音乐盘点


  共有4342人关注过本帖树形打印

主题:除了音乐,什么都可以谈——2006年昆明新音乐盘点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voiceweekly
  1楼 个性首页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退休版主 贴子:19 积分:4 威望:0 精华:3 注册:11/2/2006 12:24:53 PM
除了音乐,什么都可以谈——2006年昆明新音乐盘点  发贴心情 Post By:1/18/2007 11:27:56 AM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文/刘昊(voiceweekly)

  2006年1月8日,昆明鼓手秦少建随乐队抵滇,他所在的北京乐队“声音碎片”刚刚在中国最时髦的非主流音乐厂牌摩登天空发行新唱片《优美的低于生活》。半年时间,乐队已全国巡演至第十六场。因为秦少建的回家,在昆明说吧专场后乐队又应邀在本地电台DJ老茫的酒吧——渔夫酒吧加演一场。这个事件在当地算不上什么大新闻,人们更关心春运和大片《金刚》。时间推迟9个月,昆明吉他手杨猛带着春秋乐队也回到昆明演出。

  杨猛和秦少建是否会想起,此时离他们在昆明组建第七天乐队的日子,已逾十年。

  十年前,中国摇滚青年深陷新金属狂热,南国北上首都的第七天乐队靠吉他手的GT3和一个效果器排练了几个月的工业电子音乐后宣告解散;十年后,中国一批曾经的摇滚老枪宣告不再摇滚,他们的趣味转向了雷鬼、噪音、先锋爵士或者声音艺术,而昆明本地的新生代摇滚乐手,依然斗志昂扬地组建着自己的第一支金属乐队。

  可明眼人会发现,二十年前崔健在工体唱响《一无所有》时,昆明文艺圈只有一个叫于坚的32岁诗人写了一首《尚义街6号》,而二十年后,在2006年这个中国摇滚20周年的日子里,除了腰、声音碎片、春秋、AK47等云南乐手背景乐队发片的影响,除了山人在迷笛音乐节的一鸣惊人,昆明新音乐在互不打招呼的前提下完成了规模不小的跃进。本地乐迷可能并不清楚,圈内已有人把这一年戏称为“云南年”。

  人民节奏、蜂人与马、七木广、半透明依旧是本地乐队中坚,但人们不会再像当年那样对这些奇怪的名字激动不已。当打口碟、eMule、网路试听/购买已被人们掌握,乐迷的耳朵比乐队提速得更快。另一方面,本地的新音乐演出没有哪一年比06年更繁荣,抛开几次政府行为和琴行组织的音乐节,光是以制噪业为代表的非官方新音乐文化推广机构就足够让昆明警察每个月都要紧张个几晚上。一开始人们还担心以个人情绪左右演出市场的情况会发生,可从下半年开始,随着半山咖啡、The Shelter、艺术人生等酒吧的活跃,一批固定的地下音乐演出策划人浮出水面。从专业素质讲这些自发从文艺青年过渡成为的老板、酒吧合伙人还需提高,但作为个体,他们充满激情,坚持趣味,远比让人幻想让商人转型更值得下注。在多元的演出氛围里,人们接触到了前卫电子、新迷幻、阴暗氛围、民谣、后摇、民族器乐等风格的现场音乐,其中某些本地乐队的成熟让人始料不及。更值得一提的是,一些非摇滚乐队正在与艺术活动合谋,以自负的姿态催生出了新的一景。

艺人生态

  山人乐队的发片计划一拖再拖,云南人肠子等青,也不影响乐队在北京成为了子曰、苏阳等同样具有民俗喜爱的乐队的好朋友。遗憾的是,山人错过了一次非常好的宣传机会。在昆明、贵阳、郑州摸索了几年后,山人在北京海淀公园的舞台上火了。如果说3年前的迷笛音乐节是因为一句“农业金属”而被人记住,那06年的山人是用轻灵挑逗的电气节奏和天公作美的小雨漫天让迷笛音乐节一度达到高潮。在增加了云南另一支民族摇滚乐队“图案”的佤族乐手艾勇·斯故后,山人的民俗摇滚在国内乐坛已非常醒目。摇滚之外,乐队的电子音效和爵士感觉都深刻根植于本土之下,别人怕自己落后于时代脚步,山人却不离民间。如果说西北民谣乐队更抒情,二手玫瑰、子曰的态度更摇滚,那么山人刚好夹在中间。他们愤怒,却被深厚的乡土情怀稀释;他们有才,却被温和的高原性格遮掩。迷笛音乐节的表现,不但让乐队在国内各摇滚杂志的演出报道中出现了不小篇幅,就连当时官方媒体《新京报》也对乐队大加赞扬。可惜的是,当时发片箭在弦上的山人后来又没了消息。

  在唱片工业上取得突破的两支团分别是M.O.T.T(Most of The Taciturn)和“肉噬性病毒”(Virus of Predacity)。M.O.T.T是杨彬的单人团。这个在国企工作的家伙竟然在四季如春的昆明坚持创作阴暗氛围和工业启示录风格的电子音乐。2006年5月,M.O.T.T在国内阴暗厂牌DYING ART(垂死艺术)正式发行军事工业专集《血与铁的历史》,并于10月首次在昆明演出。在那次本地为数不多的以电子原音和多媒体艺术相结合的演出中,M.O.T.T的表演一度引发混乱和不安……我只能说他太牛B了。而这个本地并不为人所知的艺人之前已经发行过一张黑氛围专集《无声者的控诉》,在国内阴暗音乐圈早以名声在外。遗憾的是,下半年北京的专场演出M.O.T.T因时间原因而放弃。如果说M.O.T.T的另一分支计划“月经之夜”更不为人所知,那么同样充满着S/M美学倾向的另一支团的发片可以算弥补了昆明新音乐唱片工业在 Grindcore上的空白。“肉噬性病毒”在几乎不做任何宣传的情况下在济南碾核厂牌LIMBOGRIND Productions发行了CDR唱片《Rapes joy》。这支师从德国Porn Grind鼻祖C.B.T的乐团已经全然不见摇滚成分,碾核之外融合的更多是金属技法。乐队不但被《极端音乐》等杂志报道,据说通过Myspace的推广,“肉噬性病毒”已引起美国厂牌Half-Life Records的关注。

  自主发行唱片的团包括奇怪的日子和moci。06年5月,麦田书店老板马力的高原反应工作室(P.R.S Product)为自己的后摇乐队“奇怪的日子”发行了EP《简体》,几个月后,同名歌曲被《非音乐》选赠。这批EP和乐队之前发行过的DEMO《声音之外》一样少之又少。从演出上看,奇怪的日子今年只做了两场演出,计划中的乐队专场也被搁浅。moci是文艺女青年孟娜的清新民谣乐队,组建2个月后在昆明蚊型厂牌Voiceweekly Records发行DEMO《The Greenhouse Effect》。这个二人团目前分居昆明和上海,乐手通过互联网进行词曲创作,并在每年为数不多的时间里进行演出。

  导游妄为在2006年结束单人团架构,和昆明流行摇滚乐队The Dirfting Bottle合并并开始现场演出。作为主创,妄为的新作品《No.Acid Plum》已于06年杀青,在婉约后摇的另一面,这个青年人对日式噪音的偏爱终于显现原形。而继续拿出新作品的金属乐队“黑宇”和电子迷幻乐队“蜂人与马”呈现出两种代表本地乐队的倾向:前者更喜欢现场,如今已报名07年的迷笛音乐节,后者则继续做神仙,张大勇这个当年的麻园艺术村首领带领他的乐队更多奔向了艺术活动现场——他们早已不是摇滚乐队。

  除了黑宇,比较活跃的金属乐队还包括七木广、恶性循环、暗流、扣弦、断弦,后两支乐队还参加了06年的冰力先锋校园选拔赛。说归说是新乐队选秀,但这些年轻乐队组队时间大都不短。悬浮、十字路口、隔阂(后更名“美杜莎”)、叮当等乐队在比赛后寻机参加不定期的现场演出——以老乐队南方重镇为代表的这批流行摇滚乐队正成为昆明现场忙碌的主力军。他们的演出地点集中在北较场和麻园一带,在隐蔽、粗糙、草根的酒吧里,他们磨练出新的旋律。新乐队中最让人期待的是玫瑰园主,这支以翻唱Guns n' Roses发家的新乐队在11月份完成了自己的专场演出。

  民间饭客的意大利乐手去了上海,李凡则在翠湖附近开了酒吧半山咖啡——现在这里已经是昆明创意文化的重要据点,不到半年,昆明本地重要的非主流文艺活动几乎都选择于此——音乐活动如“雀神怪鸟——昆明新音乐大Par”、艺术活动如云南文艺大团“丽江工作室”主办的“江湖夜”、视觉活动如lomoKM的摄影展、芒果工作室(Mangoart)的设计展、文学活动如云南大学银杏文学社的诗歌朗诵会……在“翠湖汇”高姿态、“创库”北欧艺术家扎堆的情况下,昆明本地的文艺青年都把半山咖啡当成了文艺活动首选场地。

  半山咖啡、我在生活、1895、TC/G诺地卡等场所不多的演出里,呈现的却是昆明最让人惊奇的声音:西北乐手朱小龙、张佺、昆明民族器乐团“無”、Jazz团“基音”,以及不太露面的“节奏精灵”都是本埠隐居的高手艺人。

演出市场

  驼峰成了洋人打乒乓球的城市顶层花园,最活跃的摇滚演出酒吧依旧是制噪业主催的说吧。2006年这里接待的外地乐队不下20支,其中包括痛苦的信仰、扭曲的机器、新裤子、CMCB等国内一线乐队,这里同时也是声音碎片、春秋等云归乐队的首选。成熟的音响、便利的交通和一贯的人气让酒吧成为了昆明摇滚演出的第一现场。但在国外省外的朋克乐队依旧进行着全球的路上之旅时,昆明本土的摇滚、朋克乐队露面的机会却越来越少。

  说吧的电子舞曲也是洋人的首选——这里的音乐显然比昆都的音乐更聪明,但消费定位偏低。相应出现的是昆明CBD一带“昆明走廊”里的TOP ONE,这里不以青年人的新浪潮舞曲和前卫电子为主,DJ手下既有R&B,也堆满了美国Blues和乡村音乐。仅此一家,已将目标消费者瞄准白领。坚持以电子夜店为定位的酒吧是骆驼,在年末几次小规模的宣传后,这一白塔片区的酒吧却在市府建绿透绿行动的一声令下被拆除,而不久前昆明第一文艺书店麦田书店也惨遭此劫。

  半山咖啡能让人感到自由的空气,这家常年播放雷鬼音乐的酒吧更像大理或者丽江的客栈。除民间饭客乐队的不定期演出,这里是民谣、民族器乐乐人切磋的公社。除了承办06年昆明最大的一次新音乐演出(那次演出中只出现了一支典型的摇滚乐队——Grunge/Punk乐队“低飞”),半山咖啡也是其他本地文艺活动场地的不二首选。

  除了北较场乐队群常驻的普通朋友酒吧和城西的艺术人生酒吧,人们还能在ALAB实域空间看到混迹在艺术活动中的本土前卫乐队。我在生活酒吧和1895酒吧则是民谣乐手的天堂。TC/G诺地卡除了艺术摇滚,更喜欢爵士乐队和世界音乐。难能可贵的是,在这里还可以看到不同国家民族的原生态音乐交流。

  圆通山脚下防空洞里的The Shelter则是另一番景象。老板李帆精心布置的这个世外桃源10月份甫一开张就迎来重磅炸弹。Sounds Like Suomi——“芬兰未来之声”的中国巡演昆明站选择在这里上演。而此后,这里彻底成为前卫电子乐人的基地。

  随着演出市场的扩大,昆明媒体对新音乐的热情明显上升。而乐迷除了常年在现场POGO的愤青,越来越多安静的乐迷在网路上互相认识。可冷静下来,昆明新音乐一年的热闹,真正值得传播的音乐作品有多少?人们把“摇滚”当成独立标签的同时,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却依旧迟钝。相对于市场的慢热和稳定,乐人在2006年的整体进步非常缓慢。除了音乐,什么都可以谈。可没有音乐,我们还谈什么呢?



http://voiceweekly.blogcn.com/ *** http://www.neocha.com/voiceweekly *** E:voiceweekly@gmail.com *** M:voiceweekly@hotmail.com
支持(0中立(0反对(0单帖管理 | 引用 | 回复 回到顶部

返回版面帖子列表

除了音乐,什么都可以谈——2006年昆明新音乐盘点







签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