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独立音地 Indie Music 独立音乐第一中文平台 论坛独立音乐泛论区『泛论独立音乐』 → 臺灣獨立音樂廠牌漫談之一:林暐哲×林暐哲音乐社


  共有4650人关注过本帖树形打印

主题:臺灣獨立音樂廠牌漫談之一:林暐哲×林暐哲音乐社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Prodigy
  1楼 个性首页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管理员 贴子:92 积分:1 威望:0 精华:1 注册:11/2/2006 9:10:51 AM
臺灣獨立音樂廠牌漫談之一:林暐哲×林暐哲音乐社  发贴心情 Post By:11/3/2006 1:03:43 AM

注:该系列是台湾诚品股份有限公司下出版的《诚品好读》期刊中的专题资料,该杂志线上地址是:http://www.eslitebooks.com/reader

导读:林暐哲早年与台湾独立音乐有很强的联系,曾经为“黑名单工作室”的《抓狂歌》专辑担任主唱、组成Baboo乐团发行《新台湾》专辑,并制作陈明章专辑《下午的一出戏》。之后他进入“魔岩唱片”,先后制作杨乃文、陈绮贞、糯米团、李雨环等歌手的音乐作品,并且为莫文蔚、苏慧伦等歌手创作歌曲,都在商业上获得成功,可以说在主流唱片市场很有成就。2004年,林暐哲成立“林暐哲音乐社”,先后制作、发行“苏打绿”乐团的《空气中的视听与幻觉》、《飞鱼》,“梦露”乐团的《蓝色》,范晓萱的Singles等单曲作品。

林暐哲×林暐哲音乐社

没有什么是不行的,impossible都是自己给的限制

好读:为什么开始经营独立厂牌“林暐哲音乐社”?这个厂牌有什么近程或远程的目标?

林暐哲:我在1996到2001年任职“魔岩唱片”的时候,就已经蛮“独立”了。那时候“魔岩”的总经理张培仁先生,给我很大的空间去发挥,所以从签约新人、制作音乐,到唱片企划宣传,各个环节我都很被尊重,也很积极地参与。那时候地“魔岩”,对我而言,是一个“半独立厂牌”,在音乐上不断推陈出新,杨乃文、陈绮贞、糯米团、李雨环都是我这个部门的艺人,直到2001年张培仁离开。

其实我现在在做的事情跟过去在本质上没有多大的不同,只是现在连“名”、“利”都完全独立,所以规模小了,刚好音乐的经济环境也缩小了,我觉得时候到了,就冲吧!我们的目标就是做好音乐,不同类型的音乐,打开台湾流行音乐的可能性。近期的目标是小虾米努力求生存,远程的,就是要博大鲸鱼。

好读:对于旗下的创作者,您同时扮演“制作人”的角色,这与台湾许多独立音乐完全由创作者或乐团DIY略有不同,谈谈您的角色。

林暐哲:与其说我扮演“制作人”,不如说我扮演的是“品质管理人”。我一直很怀疑独立厂牌的创作者连专业的录音都自己DIY这件事。虽然录音技术数位化和电脑录音门槛降低让很多人很快就可以上手,但这样的工作方式会让好的创作者分心,没有办法把焦点集中在创作好的音乐上,加上没有经验,录音品质、水准都不高。我希望我们公司的创作者可以专心把音乐跟表演做好,大家分工,合作愉快。至于我比较不熟悉的经理人部分,我正在拼命学习,现在公司最弱的,就是经理人这一环。

好读:为什么选择经营“苏打绿”、“梦露”这样的年轻乐团“与他们合作,和与杨乃文、陈绮贞、李雨环、糯米团等人合作有否不同”

林暐哲:选择“苏打绿”、“梦露”,跟我当年选择杨乃文、陈绮贞她们一样,关键是我的眼光,和他们的才华,这都是主观的认定。音乐上我从不相信客观这回事,一客观就离“心”很远。我完全就是喜欢、欣赏他们的才华和人,然后给他们一个可以发挥的空间。“苏打绿”和“梦露”就是我很喜欢的新血。如果还有别的原因,那就是缘份了。硬要说有什么不同,就是以前在合约上签字的是我背后的老板,现在,则是我自己。

“苏打绿”是2003年我无意间在“海洋音乐祭”非竞赛小舞台看到的,“梦露”是2004年,我朋友介绍我去“河岸留言”看他们的表演。这两个团我碰面聊天之后都很喜欢他们的人,所以决定下得很快。我跟范晓萱在“魔岩”时期就想合作了,我很欣赏她音乐上的大胆跟天分,我们原来就是好朋友。

好读:你们目前的发行多采单曲形式,玩弄同一首歌的多种版本,与其他独立厂牌发行创作者的概念专辑方式很不一样,为什么这样做?

林暐哲:有几个原因,第一,我自己是买CD的乐迷,从这个角度想,没有知名度的新人单曲,让买CD的人可以花较少钱去试试看,不好听损失也不大,好听就继续等待、观察。

第二,从制作的观点,创作者比较不会有一定要写完、编完、录完十首歌才发片的压力,这样做音乐比较快乐。比较快乐之后就比较有创意,各式各样的想法和版本就出现了,做的人爽到,买的人也开心。

好读:你们的销售通路几乎都是非传统的咖啡店、网路通路,宣传的方式则经常是现场演唱,这和您对台湾音乐环境的观察有关吗?

林暐哲:我猜想我们的唱片摆在一般通路会被忽略,因为我们没有预算做购买性的媒体宣传,而卖不好反而会有反效果。目前为止,我们发现现场演唱当场贩售的效果最好,其他方式则都还在乱想、乱试,边生存边找活路。

目前我对于消费者的相象,还是年轻的学生和网路使用者居多。

好读:你们的网站留言版关于独立音乐的讯息非常丰富,也开放许多乐迷的讨论空间,似乎相当有意识地经营某种听众社群?

林暐哲:我认为音乐和网路本质上都是跨国界的,却也都会形成奇妙的独立社群,就像交友网站一样,因为无聊、好奇、寂寞而成群结队,最后变成各式各样的组合。音乐也需要成群结队,就看你加入的是那一队。我想要透过网路传播我认为好的音乐,如果有人也觉得他们是好音乐,那就来加入,留言版这种东西没办法强迫,也管理不了,自然就有人会去“经营”。我倒是会一直增加及更新网站的内容。

好读:您认为当下的音乐环境是否适合独立厂牌发展?这与“黑名单工作室”或“Baboo”的时代有什么不同?

林暐哲:台湾独立厂牌的发展从80年代的“水晶唱片”到现在已经二十年了,其实在国外五大唱片公司进入台湾之前,台湾哪一家唱片公司不是独立厂牌?现在比起从前,玩音乐的年轻人多了,但成名、赚钱的机会少了,音乐更多样化了,唱片市场却萎缩了;所以“海洋音乐祭”、“野台开唱”会吸引大量年轻人去参与,但这些人却不大愿意花钱买CD,主要是整个环境让他们觉得不值得,也不需要。

对于这种现状有人很看衰,有人看到机会。我认为要做就要先相信,相信自己可以在这样的环境下生存、壮大,这是独立厂牌的关键,这样才会跟倾向用数字思考的大唱片公司有差别。“黑名单”和“Baboo”就是一个过往的例子,证明主流唱片也可以做不一样的音乐,没有什么是不行的,就像最近adidas的广告标语说“impossible is nothing”,impossible都是自己给的限制。

好读:您最近参与过的主流作品是什么?您觉得主流音乐市场和独立音乐的距离何在?您如何看待独立音乐的精神和贡献?

林暐哲:近期做的是Makiyo、刘若英,去年则有张惠妹、徐若瑄、洛客班、林嘉欣、丁文琪。如果从我的角度及观点去看,制作本身的品质差距不大,都有一定的水准。我是不断提供想法刺激歌手的制作人,但我能参与的就只是制作,所以有些歌是我不喜欢的,但我要把它们做到我自己不讨厌,有些是歌很喜欢,但看到包装,常觉得不可思议。当然其中会有一些我很喜欢的作品。前面说过,我从不相信音乐是客观的,对我而言音乐就是“好听”、“不好听”、“听不懂”三种。我认为独立音乐最珍贵的就是做自己觉得好听的音乐,因为独立,没人管你,所以比主流多了很多空间跟可能性,这些东西就是独立音乐的精神和贡献,此外,我不相信举旗子、喊口号。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11-3 1:04:58编辑过]


2008年——来了奥运,仍然继续没我!^_^
支持(0中立(0反对(0单帖管理 | 引用 | 回复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苏州河上
  2楼 个性首页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不当流氓好多年
等级:ICer 贴子:52 积分:1 威望:0 精华:0 注册:11/2/2006 10:26:30 PM
  发贴心情 Post By:11/3/2006 2:14:08 PM

我最爱CHEER~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支持(0中立(0反对(0单帖管理 | 引用 | 回复 回到顶部
美女呀,离线,留言给我吧!
foxbaby2047
  3楼 个性首页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ICer 贴子:3 积分:0 威望:0 精华:0 注册:3/12/2007 3:49:17 AM
  发贴心情 Post By:3/13/2007 1:55:47 AM

范算先驱了吧.哈哈.最最最最最爱陈老师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大声地说


如果我先死了怎么办?!!!!!
支持(0中立(0反对(0单帖管理 | 引用 | 回复 回到顶部

返回版面帖子列表

臺灣獨立音樂廠牌漫談之一:林暐哲×林暐哲音乐社







签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