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road
-- 发布时间:11/8/2006 1:26:27 AM
-- 不是极小,也不只是爱好
说明:火车不说话(现ID是UN)是miniless唱片的合伙人之一,也就是访谈中的“车”。其他代号分别对应为:小春=韩涵;卖笑=李熊猫;road=独立音地八卦男委员会秘书长 不是极小,也不只是爱好 ——关于独立厂牌miniless和火车不说话随便聊 净扯淡
road:有心情搞不? 车:无所谓 road:那么我们开始吧! 车:好的。你的三围多少? road:没量过。我喜欢量别人的。 road:你听音乐多久了?以前有没想过做厂牌这件事? 车:听音乐说的太广,从小不就听小虎队= =b....说接触非主流摇滚可能还是高三以后的事情。厂的事情说了一两年了,但大家就是精神上打下牙祭,这次真的说动手做其实也才几个月前的事情。 road:我小时候在河北老家上初中,周围听小虎队的都不是好孩子,一边唱青苹果一边斜眼看女生。你这么一说我觉得对上号了。 车:我小时候唱小虎队是为了得小红花儿。长大了听非主流是让人给带坏的,结果一坏就6,7年 不扯淡 road:miniless这个名字是谁起的?我记得我们开始做拾柒贰肆的时候为名字扯掉了不少头发,后来道道就变成了光头。 车:开始想了不少名字觉得都太刻意,后来无意中说到这个,说娘的,懒得动脑筋了。最后头发保住了,名字也有了 road:miniless ever after是什么意思,厂牌精神? 车:恩,字面上看是在谈极少主义,实际上我们只是希望我们的东西简单随意,不想做的太功利。所以和极少扯不上太大关系,或者说根本没想到那去,事后才反应过来好象有点那意思。 road:做这个厂牌的原动力是什么?有没目标啥的? 车:原动力...其实很简单,交流。我觉得网络的好处就是大家前所未有的获得了更多选择的自由。我们只是提供多一种选择,分享我们喜欢的音乐。至于说目标可能还是一种很微观的东西吧,说白了国内现在的环境大家都知道,能做这个变迁中的一员就挺好了。不求改变什么。厂牌介绍也写了,我们就是一群闲逼。但好些经验说明,任何事情都是和环境相互作用的,所以只要做了就好。 road:这两年我对国内小众音乐的环境没以前那么清楚了。或者自以为那会认识的比较清楚。你和你的合作者们有没聊过这个话题? 车:一直聊,因为圈子其实不大。小众音乐环境历来复杂。 road:一二三四…… 车:再来一次...... road:哈哈,略过。开始做就挺好。做火车也挺好。 车:是,其实西方的70年代文化复兴也是自然而然的过程。我想把中国现在的功利心态完全归咎给意识形态不公平。其实就是时候没到,我们只需要占着麻将桌等着开胡。 road:假如,你做了四五年发现满大街都在听卖笑国大使,韩涵像郑某一样说话打官腔,你怎么办? 车:哦,这个似乎是不可能的。即便在西方小众音乐也始终和主流有暧昧的界限。假使真的如此了,未尝不是好事情,某些东西没达成但说明我们发财了。 road:换个角度,你会做四五年吗?还是更有可能哪天一分裂或打算从良你就甩手不干了? 车:这类事情我猜小春,卖笑和我一样不爱去猜,只能顺其自然。本位点讲,该干吗干吗,想多了也没用。况且所谓文艺并不是形式上在做什么,从良这事儿从你踏进来那天起已然是不可能了。 road:一辆载满理想的火车奔驰在未知的文艺之路上。 车:没什么大理想说实话。觉得他们做的东西我有共鸣,大家做这么个事情,和其他人分享我们喜欢的东西。至于文艺...算了,不知道为什么现在都怕这么谈事儿。 road:我们来谈点具体的。miniless除了现在的几位艺人,应该还会和其他喜欢的音乐人接触、合作。你们愿意采取哪种方式来做这件事?比如态度、方法。随意聊一下。 车:合作的前提自然首先是谈的来,你也知道音乐越听越没底的,不可能铺得太开。但其实小春挺讲随意和自由,所以制作条件不论,有新的尝试总是好的,肯定欢迎各种调调的作品,好听就可以。至于合作方式,发片当然是最理想的。客观条件决定现在共同创作有难度,地域上扯得太广。 road:除了发片你们有没兴趣做点其他的,比如组织演出,或者内引外联的交流之类? 车:有条件当然愿意做,但决不勉强行事。这是爱好不是事业。内引外联我想假如做下去,可能会有吧,刚才说了圈子其实不大。不过这个我说不好,心态要放平,顾好自己的事情先。如果有兴趣再说下一步。 road:你是指和国外音乐界的交流? 车:还是国内为主吧,我们起点其实很低,自己对这点认识也很清楚。 road:说说你们几个的现实生活情况。任子宜似乎一直是个自由职业者?你们几个呢? 车:小春还在念书,卖笑差不多,在公司混。我没谱,多半回国还会继续自由职业 road:你还在意大利? 车:前两个礼拜回上海了,有些事情要处理。我只能说大家对将来还是有规划的。 road:在国外有没刻意了解过当地的音乐环境,并进而和国内比较? 车:没有,不过那里年轻人都听音乐,还是那句话,大环境问题。比如我认识一个加拿大朋友,从Montreal来的,我们听的几乎他都听,这对他就是地方文化。 road:looperpoly是不是传说中的路婆? 车:对,北京文艺青年 还扯淡 road:我打算就用这个标题:一辆载满理想的火车奔驰在未知的文艺之路上。 车:别,这是大家的事情,不是我一个人的。况且理想和文艺这类词太耀眼了- -b road:火车心里很乱。那么我们书面一点:在爱好和事业之间? 车:= =b,怎么还是感觉很奇怪...就叫随谈笔录不可以灭... road:我这标题太正统了,像党国社论。 车:是啊- -b... road:我整理一下。然后看能不能找到个合适的名字。最后,你应该提供一张个人小照。 车:......这个可以忽略吗- -b... road:没问题。开个玩笑而已。我会用miniless的标志图片。感谢接受访谈。有机会带你去看火车。
|